先分享学习方法,再分享一些非常珍贵有效的英语语法学习材料。
英语语法就是英语的表达规则,从日常的英语语言现象中归纳出来的语言规律。 作为语言的系统规则,掌握了语法,会使人在语言学习的时候学得更快,更严谨精准。
所以说白了,学习语法,其实就是理解规则、记住规则和应用规则的过程。
1. 思维上的认识和转变是最基础的基础。
首先我们要注意中文与英文的区别。中文里没有时态、人称、名词的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等语法现象,而英语有。所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逐步建立这些中文里没有的概念。不能想当然地按照中文的固定思维模式去套英语的用法。
2. 理解,理解,理解!
理解是记忆和运用语法的基础,但是理解是需要花时间花心思的。不要急,慢下来,去完全弄明白它。
比如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问题的答案”“门钥匙”,等等这样的表达,大部分同学一看见“的”就想到of,于是便写成了the key of the door的形式。而正确的表达是the key to the door,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其实这里的to表示所属关系。学习语法与学习单词相似,不能光靠死记硬背,要学会领悟语法规则,达到融会贯通。
再举两个例子,have和there be都表示“有”, 但是,这两个“有”是有区别的,前者表示“拥有”,而后者表示“人、事物的存在”或“某地有某物”。
学习这个语法点的时候,尽管老师反复强调,还是有很多同学用错,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There will be a basketball match in our school tomorrow afternoon.(明天下午,我们学校将会有一场篮球比赛。)很多同学就会写成:There will have…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语法现象的本质。所以我们说,语法是用于指导句子搭建的语言规则,而正确使用规则的前提则是正确理解规则。
理解是基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反复运用以达到掌握,这才是英语语法学习的正确步骤。
3. 记住规则。记住规则是熟练使用规则的前提。
网络上一堆"导师" "聪明人"都在反对死记硬背。但我们要面对一个事实: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资质平庸的普通人,死记硬背是多少年来被证明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要死记英语语法条款,尤其要分辨普通用法与特殊用法的区别,一般原则与例外情况的区别。只有在对语法条款很熟悉的情况下,才会对特殊语法现象或者习惯用法比较敏感,才会去主动比较、分析它与普通语法现象的区别,进而才能学好习惯用法。
下面这27张图把英语语法的规则都归纳出来了。可以经常拿出来温习回顾,理解和背诵,最终做到烂熟于心。
如果你想回答所有的问题,你可能需要翻不只一本语法书,但是当你把这些问题都回答清楚了,你的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也就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然后每一次碰到定语从句都这样思考,这样才会不断复习巩固,也才不会遗忘。 再次,你需要挖掘你之前不曾留意的细小语法知识点。比如,在这个句子中最后半句,prompts human to connect with one other,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搭配,prompt sb to do sth 促使某人做某事。通常我们晃一眼就明白了,但是to do sth 做的是什么成分呢?你可以深究一下,深究一下你就可以掌握宾语补足语这个结构。你可能觉得这种学法有点过,但是弄的越清楚,这个句子在你面前也就越清楚。但若是你觉得根据词语搭配你的判断更清楚,你也可以不必太在意。
比如,前两天,在一个练习中: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Millennials prefer news form the White House to be filtered through other sources, not a president’s social media platform.
有一个小伙伴,将 to be filtered 和 through other sources 分开了,翻译成,通过其他资源被过滤的新闻,这种表达就有点别扭。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划分句子成分过程中习惯性地把介词短语划分出来做状语,这也没错,但是当你掌握不好的时候,filter A through B 通过某个渠道筛选出某物,也是一个很常见的搭配,如果怕出错,根据单词搭配来划分也很简单清晰。 当然,当你碰到的问题你翻阅了语法书仍然无法理解的时候可以多和别人交流和探讨。但是当时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可以先放一放,等到后面积累多了,蓦然回首,说不定到时候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不论是英语学习还是其他,都不要做伸手党,更不要永远把宝押在运气,good luck prefers one who is well prepared. 4.能够分清句子结构就是搞定了语法了吗?
句子结构只是语法知识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在你句子结构没有弄清楚之前,你可以把学语法的重心放在这个上面。
上面我们说,语法绝不仅仅是一种规则,它更是英语这门语言思维的体现,因此,掌握了语法仅仅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是地基,但是决定英语这栋楼可以盖多高的。 5.搞清楚语法是不是足够应对考研英语?
有一些小伙伴是二战,问到之前是怎么复习英语的,基本上都是背单词,刷真题,但是自己在考场却一篇阅读都没有看懂。这很可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效率,更没有效果,这种复习并不能带来英语能力的提升。
我不能保证你搞清楚了语法你就一定能够完胜考研英语,但你的英语能力一定可以得到提升。如果你真的踏踏实实的学好语法,加上背单词和平时的阅读写作练习,你的考研英语不会有太大问题,起码你不需要担心能否过线。
我还记得一次翻开张满胜老师的语法书《语法新思维》的时候,看到他写在前面的那段话:
“ 当你有勇气翻开语法这个大部头的时候,你真的应该为自己鼓掌和喝彩——为你的这份勇气,也为你自己对英语学习的这份热情和坚持。”
当时看到这段话真的内心深受鼓舞,现在我把这段话送给大家。
除此之外,我想,当你勇敢踏足语法,决心一点一滴弄清楚语法知识时,你更应该为你在当前市场上崇尚速成和投机的气氛下选择了脚踏实地而感到自豪。 不论前路多么艰难,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加油!
———————————————— 想要资源,和想要进行精读训练的可以关注我们 “经济学人考研英语” 噢~
http://weixin.qq.com/r/8ERXT8nEDZRyrY0s9xHi (二维码自动识别)
为什么说要从生活的视角来理解语法,因为语法的任何一个部分,其实都对应着生活的一个部分,如果你缺少了它,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只有从这角度去理解,你猜会把英语看做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在生活中的学习任务;比如介词之所以叫做介词,那是因为它就像介绍人一样,能够让不认识的两个人建立关系,所以介词就是明确两个事物之间关系的词,比如有一个苹果和一个桌子,如果不用介词的话,你就不会知道苹果和桌子的位置关系,不知道是在桌子的上面还是下面;首先你要知道语法和思维逻辑是可以互相印证的,很多或者说绝大多数的语法规则都是符合我们生活的逻辑的,我下面很多条目都在解释这一条;比如主句和从句的关系就像主人和随从的关系一样,主人能够做出重要的决定,而随从只能是起到帮忙的作用,所以主句就是表达说话人的主要意思的,而从句只是其辅助作用的;比如你说Because I have a bad cold, I hope to take one day off. 因为我得了重感冒,我想请一天假。那么你觉得哪一部分是说话的人想要说的主要意思呢?其实不可数的名词很多在我们中国人的印象中也是不可数的,比如水,比如空气,比如血,很多抽象的名词在我们印象中也是无法数,比如幸福,比如健康,从这个角度看其实可数和不可数和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一致的;有的时候不可数名词也变成可数的了,那么它的意思也一定变成更具体的了;比如experience不可数的时候就是经验了,可数的时候就变成经历的事了;success不可数的时候就是指成功,一旦可数的时候就变成成功的人或者事了;如果你一天不用定语的话,那么你买不到合适的衣服,找不到要找的人,甚至买药都会买错;你跑到商场就说,我要买衣服,别人会怎么理解呢? 因为定语就是把一个东西是什么样子给确定下来的语言,你如果把定语扔掉了,那么你无法界定任何事物,也无法限定任何事物,这个时候无论你提到什么事物,别人都会认为你说的是一大类事物;如果你一天不用状语的话,那么你不知道在哪里去找你要找的人,不知道会议什么时候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老板会骂你,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客户满意,不知道在什么前提下才能在公司请假,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变成无厘头的了,所有的动作都失去了必要的描述信息。因为一件事的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目的结果都是状语;当你对公司员工说:开会!! 你估计有几个人能知道在哪开会呢?如果你一天不用从句,那么你需要啰啰嗦嗦说一件事情,你需要用一大堆支离破碎的短句子来拼凑一个意思,而且别人还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比如你说:你来了,我走了。别人根本不知道你啥意思,但是如果你说:如果你来了,那么我走了;别人会知道前半句是条件状语,后半句才是主句,是你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如果你说:你来了,当我要走的时候;那么这里后半句就变成时间状从了,前半句变成说话人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了;如果在警察局里录口供的时候不用主语,那么警察会疯掉的,警察都有可能认为你是在包庇罪犯,因为你需要说明白一个案件的人物关系,如果不用主语的话,那么你提供的信息可能毫无用处,警察还是不知道谁干了什么;如果你不用形容词的话,那么你的世界就好比是单线条的二次元世界,事物仅仅具有基本属性,不具备个体特征,因为用语区别个体特征的形容词不存在了;当你和别人说你的择偶要求时,你如果只是说,我喜欢男人,或者我喜欢女人,那这后边的故事就可能会很复杂了;如果你不用定冠词的话,那么别人可能就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个人或者是哪一个物。当你和你的同事说: A man came into our office,a man wanted to see you. 如果你的同事出去一看,只有一个人,那么其实你这里的第二个a就是错的 ,因为已经提到一个人了,你在下文提到了相同的人依然不用特指,别人可能会以为有两人要找他呢。如果你不用宾语补足语的话,别人可能会觉得你说话吞吞吐吐,因为一切动作都没有了后果,比如会说:我看见他……(他怎么了?);或者,我觉得英语……(英语怎么了);或者,我让他……(他怎么了?);或者,我们希望他……(希望他怎样?);如果你不用表语的话,你永远都无法描述一个事物,那么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你说的某个人或者某物是什么样子的,你的话就会变成这样:他看起来……;或者,这月饼闻起来……;或者,她依然是……;或者,这个城市变得……;因为表语就是主语表现出来的样子,或者说表语是主语的表象,或者说表语是主语呈现出来的样子,所以表语有的时候也被叫做主语补足语,表语说的是主语的情况,补充的是主语的信息,She looks beautiful. 这里的beautiful 对应的 是she,而不是说look 这个动作beautiful;世界上万事万物,它们各自的属性只能通过一定渠道表现出来,这个渠道通常就是用系动词来描述的;英语的五种基本句子结构其实是世界上从简单到复杂的五种现象而已,首先,一个东西在动,这就是主语加谓语;其次,它动的过程中接触到了其他的事物,于是就有了主谓宾;再次,它接触到了其他的事物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你不说没人会知道的,于是就出现了主谓宾宾补,宾语补足语就是为了说明白宾语在接受到动作以后发生了什么样的事,补充的是宾语的情况,所以叫做宾语补足语;前面说的顶多只是一个事物接触到另一个事物,当一个事物碰到了另外两个事物,动作发生了传递,于是就产生了主谓间宾直宾。当然,其实排在主谓结构之前的,还有一个静态的句子,主系表,就是说一个东西是啥样子的;英语的动词有的只能人做主语,有的只能物做主语;有的动词只能人做宾语,有的动词只能物作宾语,这一点不能搞错;还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不要把语言的本质搞错了。语言的本质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意思,而不是为了写出一篇语法正确的文章或者说出一句语法正确的句子。很多人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写出一篇文章,然后再查各种资料把它改成语法正确的,其实这就舍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