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微信登录

楼主: 沉默风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

[复制链接]

85

主题

416

帖子

98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9-9-27 15: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法书有很多,薄冰、张道真等人的著作挺有名的,他们总结得很详细。不过,所有这些语法书都有一个通病:只罗列语法点,却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语法学习的核心问题在于方法,即,能否找到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帮你在快速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法,从而在短期内大幅提高英语水平。我可以说,目前几乎所有人都缺少这套方法,北外和上外也没有这套方法。然而,怎么回答你呢?因为我目前已经写出了这套方法,但还没有公开推广或发表,所以现在不能透露太多,仅简单描述一下。英语语法难学是因为它太复杂、太庞大,且不同的语法点之间相互孤立,各种用法没有根源,从而导致学习者晕头转向,顾此失彼,无法真正掌握英语语法。而可喜的是,我的这套方法则把庞大而散乱的语法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且在孤立的语法点之间建立了相互推导关系。比如,你可以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独立主格结构之间相互推导,自然就看清了各个语法之间的关系和来源,瞬间就明白了。若有机会和时间我可能会在网上推广这套方法。

81

主题

435

帖子

13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
发表于 2019-9-27 15: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
学习之道,万法同源。无非就一句话:
可理解输入+可持续性。
原理在此,具体要怎么学是你自己的事。为了避免一些语文不好的童鞋误读我把原答案里的第一句话删了。
……………………………下面是原答案
你们都是图样,我来说点实在的。一个浸淫在英语学习方法中多年因为别人的推荐买过数不清的英语工具书上网搜集各种名家论著把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

林语堂辜鸿铭钱钟书温源宁夏志清葛传晖许国璋许渊冲杨宪益赖世雄俞敏洪……都认识不?甚至他们出过些什么书在哪留学和哪位名家斗过嘴我都如数家珍。反正我认为英文水平林语堂近代第一,第二?爱谁谁;葛老写信给英国人挑牛津词典里的错;金岳霖翻译毛选时请教钱钟书“吃一堑长一智”怎么翻,钱来了以后脱口而出;还有俞敏洪背词典的事……这些都听说过吧。一个爱英语并长期混知乎的人,都知道这些。知乎英语话题下的大v应该也不陌生,他们在高票回答中介绍的方法,基本说得出来。

然而,这些全都没!有!用!并不是他们说的不对,他们都对,然而对你没有任何作用。因为那是别人的知识,别人的方法,别人的成果。你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沉浸在别人的高度里,获得满足感,然而自己并没有质的提升,只会通过别人的方法来意淫,然后再寻找更多牛逼的方法来喂养自己的满足感,恶性循环。就比如林语堂站在你面前现身说法,告诉你每查一个生词,就把该词条下所有的解释读背下来,一年之后必成高手。你就想着,对,就这样做,然后我就和林语堂一样的境界了,当然差点也无所谓,太爽了,我会去背的。一年之后,你背下的词条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三个。你和林大师一样了么?

你看到的这些方法,我以前都见过。劝你不要白费力气了,作用不大,因为你不会坚持去实施,就算实施了,你也会感到极不舒服,要长期坚持才会适应,但是一般人没有那个毅力所以才说没有意义。再者,每个人的程度不一样,硬套会很痛苦,你只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过去四年多,我一直摸爬滚打,几近自虐,靠的就是对英语的热爱才坚持下来的。现在我几乎不看关于英语学习的回答了。学习任何东西,问问自己有没有真的花时间,动脑筋去学,还是一直在意淫和高谈阔论。你不负它,它必不负你。我不敢说能知乎大牛比,我也不知道他们具体什么水平,但是学到现在至少敢说我两三年不碰英语,也不会退步,许多人连原地打转都做不到。语言还不是什么复杂的知识,你用功到一定程度,就忘不了了,也不会再执著于学习方法,该怎么学,已经心知肚明。这就是把它当做你生活的一部分,怎么可能学不会呢。

最后,个人意见仅供参考。这么多推荐的语法书,我觉得你都不要买了别浪费钱,某高票回答说的什么初中级语法教程,那种教科书你看半个小时不打瞌睡我才奇怪了,还有推荐薄冰的我并不想说什么。知乎上学英语的,应该或多或少被奶爸“荼毒”过~他贡献不少好资源,基本上丢完了,只有一本《文法俱乐部》真是有料,我一直在看,是唯一读得下去的,如果这本书都看不下去,那么别学语法了,语法不是非学不可的东西。但是要反复读,否则今天读后天忘,糟蹋了好知识又浪费时间。此书不长,一个星期可读十遍,对语法就有点谱了,这就是心法吧。另外一本是自己发现的林语堂《开明英文文法》,年代太久,82年就绝版了,我从学校图书馆搞到一本如获至宝。这两本书,是我发现的主流非主流语法推荐用书中唯一能读的两本,是那种你这一秒钟读,下一秒就获得启发。所谓启发,不是你多积累了一条语法知识,而是整个思维和知识体系的更新和提升(貌似谈英语思维在知乎已成玄学)。这类书很少,不出名,难以被发现,一流学者写不来,一流中的一流,大师才写得来。
现在就去做吧。

104

主题

476

帖子

173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3
发表于 2019-9-27 15: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为搞定语法?
很多人认为,会做语法单选题,看得懂大部分语法书就叫搞定语法了。实际上,现在主流的英语测试,都淡化了以选择题考察语法的方式,而是通过阅读、写作、改错、翻译等题型间接的、深入的、细致的考察语法能力。只有真正具备了一定语法知识储备的人,才能在这些考试中不至于捉襟见肘。但就算这些考试都能拿了较高的分数,也不见得可以称作“搞定语法”。在笔者看来,搞定语法是指心中有体系,对组成个体系的语法各分支都要较为深入透彻的理解。语法是人类用以交际的语音符号系统,其构建系统,语法系统,也一定是有体系的,没有体系的语法知识永远是零散的;深入理解语法各分支也尤为重要,它们是体系的组成成分。
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鲜有讲解语法体系的书籍,这一点奶爸也多次提及。热评第一的剑桥系列的确有过人之处,语言地道,示例新颖,但是,此系列既没有讲解体系,又没有讲解语法背后的根源,不可能达到搞定语法的目的,它的作用是对某些语法项目有一个全新的、深入的理解。
相对于各分支,整个语法体系其实并不复杂,可以概括为下图: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1.jpg 词性
虽然在很多语法书上,词性/词类都是开篇的内容,但其重要性并没有完全被学习者所认知。如果将语法体系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词性/词类毫无疑问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语法的最高单位是句子,句子由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构成,这一点众所周知。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成分的词性,其实各成分都有其相对固定的词性。
传统语法书将词分为十大类:即名词(noun)、代词(pronoun)、形容词(adjective)、副词(adverb)、动词(verb)、数词(numeral)、冠词(article)、介词(preposition)、连词(conjunctions)和感叹词(interjection)。笔者将这十类词分成了三组。
第一组:非语法重点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2.jpg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3.jpg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4.jpg

成分
成分是语法体系的重点,它衔接词类和句子,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语法书虽然大多都对成分进行了讲解,但无一例外地将其复杂化,绝大部分学生自此开始在语法的世界里迷失自我,丧失信心与兴趣。实际上大部情况下,成分都有较为固定的词性。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5.jpg



词性、成分与句子三者间的关系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6.jpg 四大实词主要涉及的语法项目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7.jpg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一个简单句有且只有一套主谓。当出现两个以上简单句时,中英文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中文的连接方式非常灵活,没有定式,但是英文却有严谨的规则。例如: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8.jpg 通过上述图示,就能对英语语法体系有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对于掌握各个语法分支,最重要的是要追寻各个语法项目背后的根源,例如定语从句:
定语的定义:形容词性,修饰句子中修饰名词性成分的成分,常规位置是在名词之前。定语从句的本质是从句作后置定语。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这样解释到:汉语的定语只能放在前边,就不便很长。定语长了,听的人(或读的人)老在惦记着那个被修饰的名词,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就要着急,也容易疲劳,搞得不好还会“迷路”。英语的定语从句放在后头,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已经在前边交代了,听的人就不着急了,因此英语里的定语可以很长。定语从句有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本篇中只涉及限定性定语从句。
定语从句的拆分思想
要彻底理解定语从句,一定要运用“拆分”的思想,把主句+很长的定语从句拆分开来。
I am looking for a man who is
rich, cute and well-educated.
我在寻找一个有钱,帅,而且很有教养的男生。
首先把这个定语从句拆分:
1. I am looking for a man.
2. The man is rich, cute and
well-educated.
接下来组合:
I am looking for (a man the man)
is rich, cute and well-educated.
括号内a man和the man信息重复了,位于前面的词称之为先行词,后面一词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后行词”。既然信息重复,为什么不能干脆删掉后行词?如果直接删掉后行词,会导致一个句子有两套主谓,关系会变得混乱,例如:
I am looking for a man is rich,
cute and well-educated.
如果直接保留后行词,会造成重复,为了避免重复(众所周知,英文最讨厌重复),我们将后行词进行转变,在上例中the man变为who,经过转变之后,后行词除了具备原来的词义之外,还增加了连词的作用。
一、Who/whom
后行词是人,就用who/that来替代。但是如果后行词是宾格,即him,them,her,可以用whom进行替代,也可以直接用who。
He is the boy who/whom I will go
to shanghai with.
拆分:
1. He is the boy.
2. I will go to shanghai with
him.
这两句的关联部分就是the boy和him,也就是所谓的先行词和后行词。为了衔接连贯,后行词需要前置,句2就变成:Him I will go to
shanghai with.
然后再将him替换为who或者whom:
He is the boy who/whom I will go
to shanghai with.
有的时候,介词和后行词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只前置后行词,它们的修饰关系就不明显,所以通常是将后行词和介词一起前置:With him I will go to
shanghai.这个时候就只能使用whom替换him,把句子变成:
He is the boy with whom I will
go to shanghai.
而不能写成这种形式:
He is the boy with who I will go
to shanghai
这条规则其实非常有意思,可以这样去理解:who是主格,把它想象成一个主人,whom是宾格,把它想象一个侍从。主人很勤快,人也很好,但是侍从很懒惰。所以很多时候,本来应该是侍从的活,主人自己做了,例如这一句:He is the boy
who/whom I will go to shanghai with。但是主人也是有底线的,并不是什么活都干的,有的活实在是太掉价,如果干了,旁人就会把它也当中随从了。这种情况就是介词也前置之时,因为我们知道,主语一定不会被介词修饰的,只有“介宾”短语,没有“介主”短语,也就说是介词是“降格”的标志,主格的who是不会在它之后出现的,除非介词后置。
二、Which/that
后行词是表事物的名词,就用which或者that替换。
The book which I am reading is
written by Tomas Hardy.
拆分:
1. The book is written by Tomas
Hardy.
2. I am reading the book.
连接:
The book(the book)I am reading is
written by Tomas Hardy.
后行词是表事物的名词the book,所以用which或者that 带替换。
三、Whose
后行词是his,her,its,their,your one 's等等表示所属关系的词,用whose代替。
例1:
He is the man whose car was
stolen.
拆分:
1. He is the man
2. His car was stolen.
组合:
He is the man (his) car was
stolen.
后行词是his,所以whose代词
例2: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se
advice he might listen to.
拆分:
1. You are the only one.
2. Your advice he might listen
to.
You are the only one (Your)
advice he might listen to.
后行词是your,所以用whose代替。
四、Where
后行词如果是地点状语(通常是介词+表地点名词),就用where替换。
This is the house where I was
born.
拆分:
1. This is the house.
2. In this house I was born.
This is the house (in this
house) I was born.
后行词是地点状语in the house,介词+表地点名词,所以用where替换。
知道这点以后,我们高中时候纠结的先行词如果是the place,后面该用which/that还是where;先行词如果是time,后面该用which/that还是when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答案藏在后行词之上。
对比:
This is the house that belongs
to my brother.  
拆分:
1. This is the house
2. This house belongs to my
brother.
This is the house (this house)
belongs to my brother.
后行词是this house,前面没有介词,是表事物的名词,当然用which或者that。
五、When
如果后行词是时间状语(通常是介词+表时间名词),就用when替换。
He came at a time when we needed
help.
拆分:
1. He came at a time.
2. At that time we needed help.
He came at a time (at that time)
we need help.
后行词是时间状语at that time,所以用when替换。
对比:
He came at a time which was just
perfect.
拆分:
1. He came at a time.
2. The time was just perfect.
He came at a time (the time) was
just perfect
后行词是the time,前面没有介词,是表(抽象)事物的名词,当然用which或者that。
六、Why
如果后行词是原因状语for this/that reason,就用why替换。
I knew the reason why he was
late.
拆分:
1. I knew the reason.
2. For this reason he was late
I knew the reason (for this
reason) he was late.
后行词是原因状语for this reason,所以用why替换。
对比:
The reason that he explained at
the meeting was not acceptable.
拆分:
1. The reason was not acceptable
2. He explained the reason at
the meeting.
The reason (the reason) he
explained at the meeting was not acceptable.
后行词是the reason,前面没有介词,是表(抽象)事物的名词,当然用which或者that。
七、Where可以替代抽象的地点状语、when可以代替抽象的时间状语,引导定语从句
English is a “fixed-word-order”
language where each phrase has a fixed position.
英语是一种“词序”固定的语言,其中的每个短语位置都有固定的位置。
拆分以后:
English is a “fixed-word-order”
language.
In this language each phrase has
a fixed position.
后行词是In this language“在这种语言中”,可以理解为抽象的地点状语,所以用where替代。
Life isn't some musical cartoon
where you sing a little song, and your insipid dreams magically come true!
人生可不是什么卡通音乐剧,只要唱支小曲,你那无聊的梦想就会奇迹般实现。
拆分以后:
Life isn't some musical cartoon.

In that cartoon you sing a
little song, and your insipid dreams magically come true!
后行词是In that cartoon “在那种卡通音乐剧中”,可以理解为抽象的地点状语,所以用where替代。
抽象的时间状语较为少见,例如:
There are occasions when one must
yield.
任何人都有不得不屈服的时候。
拆分以后:
There are occasions
One must yield on those
occasions.
后行词是on that occasions“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时间状语,所以用when替代。
补充:
Which/who还是that?
that既可以代人有可以指物,但是that和which/who又不是完全对等,有的时候能相互替换,有的时候又不能,这个问题在传统语法书上有大篇幅的描述,分别列出了很多种情况。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追本溯源,还原到that这个词的本意。that是指示代词,具有指代功能,意思很接近中文的“那个”。
我们先来捋一捋先行词和后行词的关系。在句子拆分以后,后行词=(介词)+ 先行词,所以当先行词被强烈指示或为代词的时候,后行词应该具备同样的功能,这个时候就宜用that。我们来看一般传统的语法书是如何讲解这个知识点的,并进行逐一验证:
在下列情况下,只宜用that,而不宜用which:
1. 当先行词被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所修饰时,例如:
This is the most expensive watch
that I've ever owned.
真正的原因先行词被指示了the most expensive(最贵的那个,强烈指示)
2. 当先行词被序数词或the very,the only,the last修饰时,要用that,不用which。例如:
That's the seventeenth beer that
you've drunk this evening.
真正的原因先行词被指示了the seventeenth beer(第十七杯,强烈指示)
3.当先行词是下列不定代词或被它们修饰时much,little,none,all,few,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 等时,通常用that。例如:
All that she lacked was
training.
Have you had everything that you
need?
真正的原因是much,little,none,all,few,every(thing),any(thing),no(thing)本身是代词,所以宜用同样具有代词作用的that。
传统语法书上还列举了两种宜用that的情况:
1.“当先行词既指人又指物时”
I like th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that you mentioned the other day.
这是因为which不可指代人。
2“为避免与which重复使用时,要用that”
这是英文不喜重复。
Which is the car that was made
in Beijing?
在下列情况下,只宜用which,而不宜用that:
1.直接放在介词后作宾语时,通常要用which:
The documents for which they
were searching have been recovered.
他们找寻的文件已找了。
which可以是宾格,而that没有格的属性,所以有介词的情况下宜用which.
2.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只能使用关系词which/who,不能使用关系词that:
Our guide,which/who was a
French Canadian,was an excellent
cook.
我们的向导,一个法裔加拿大人,擅长于烹调。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起描述作用,没有指代作用,宜用which/who。




定语从句只是个示例,更多内容请见本人专栏:
陈老师的英语语法驿站 - 知乎专栏
本人至今没有找到一本适合绝大部分学习者,重点放在建立英语语法体系,但在各个语法项目上都有一定深度,同时又具备很强的可读性的语法书,所以自己尝试编写了一本,所有内容都已上传。


很多读者私信我推荐语法书,本人郑重推荐自己的书《英语语法高手之路》。
《英语语法高手之路》全新 正版 现货 陈老师本人


更新:
有些读者反应知乎的专栏看起来不是很方便,且本人也认为知乎在通讯这块体验较差,所以
做了一个简单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尤其目前公众号微信号对个人账号限制较多,所以做得很简陋。此公众号的目的是方便大家阅读和购买《英语语法高手之路》,以及与读者朋友们更有效的交流,我把所有的文章链接都粘在一篇文章里了。
有需要的朋友可有添加以下,账号是:chen_grammar
目前正在筹备《英语语法高手之路》的出版和第二部书的素材,第二本完成后也会传至公众号。感谢大家的支持。

85

主题

416

帖子

98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9-9-27 15: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同学经常问一些英语该如何学的问题,如单词该如何学、语法该如何学、口语听力该如何学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现在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列出并给予解答如下:
1. 什么是英语思维?
答:英语思维从字面上理解有两种意思,一种是用英语进行思维,一种是英语所蕴含的思维。后者即英语的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也就是指蕴含在英语语法规则中的思维及其原理。所以要正确地使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掌握英语语法中的思维及其原理。
2. 什么是英语语感?
答: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是指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语感并不能等同于语言规律,只是对语言规律的一种朦胧的感性认知,所以很多时候你的语感并不靠谱。很多人想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来建立和强化语感,并寄希望于能最终获得英语思维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是事倍功半的。
3. 什么是语法?
答:语法是语言的法则,是语言规律的高度凝练。语法和语言是共生共存关系,有了语言也就有了语法。
4. 为什么母语不用学语法,而英语却要学习语法?
答:之所以母语不用学习语法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母语环境中,每日耳濡目染,同时自出生时起伴随着成长,父母逐字逐句地教,逐字逐句地纠正,从而在无数次的重复中不知不觉内生了母语的语法规则。而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我们仅仅在英语课堂上才能获得一点有限的练习,几十个学生面对一位老师,不能象学习母语一样得到大量有效的练习和矫正,所以无法像母语一样内生正确的英语语法规则。因为无法自然地内生,但是又需要这套语法规则来约束和保障我们正确地使用英语,那么只有去学习语法规则。
5. 语法为什么那么难?
答: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传统的英语教学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英语语法,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英语语法体系,也没有真正认识到英语语法规则所蕴含的思维本质,因此导致在英语教学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大量语法概念的理解混乱模糊、语法结构撕裂散乱、致使原本简单系统的语法体系支离破碎,漏洞百出。
语法之所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书店大部头的语法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动辄上千页,厚厚一大本,更有甚者分成数册,试想有几人能耐心看完?无形中给读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形成了英语语法非常复杂难学的印象。
英语语法很简单,初中以上基础的学习者数十课就可以理解学透、系统掌握,而无需耗费数十年时间学习。
6. 学了多年英语,为什么还是看不懂、写不出、说不了?
答: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是因语法和单词基础不够扎实造成的。英语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由主、谓、宾、定、状、补语组成,谓语是句子的核心,有各种时态和语态的变化,所以如果语法扎实,那么谓语部分无论如何变化,都可以正确地写出。谓语之外的其它部分由单词、短语、从句进行相应的语态和时态变化作为上述句子的成分。语法和单词不扎实就会直接导致听说读写的障碍。
7. 英语学习有捷径吗?
答:俗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做任何事情都有其捷径,都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和安排,而不可贸然开始。比如有的同学以单词入手,手捧词典从第一页开始背起,没有多久就放弃,然后再次开始,再次放弃,直到最后彻底放弃;有的同学以语法入手,面对众多语法图书茫然无措,随机选择一本厚的开始学起,看不到一半也放弃了;还有很多同学以大量的泛听、泛看、泛读、泛背入手,以为量变终能导致质变…结果苦不堪言,收效甚微。
英语学习是有捷径的,这条捷径就是借鉴和学习别人已有的经验和积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是盲目地重走前人已走过的漫长探索之路。英语学习可以是快乐的,正确高效的英语学习应该按照如下顺序:
1.首先学透语法,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英语语法体系,即建立起英语语法的全局视野。这时在你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一台强悍的英语语法处理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语法障碍已经消除,你就真正进入了英语学习的高速公路。那么如何快速高效地学透语法,参见《英语思维:10节课建立完美的英语框架体系》视频课程和同名图书《英语思维:解密英语语法的原理》。
2.语法障碍消除后,剩下的就是听说读写以及单词的学习了,这时最佳的英语学习方法就是通过大量精看、精学每一集原声影视剧来全面提升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1.jpg

语法和思维可以很快建立,词汇和听说读写则需要终生学习。
8. 学英语没有语言环境怎么办?
答:有了语言环境也不一定能够说好,大量的海外华人不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有很多身在国外却报名国内的在线视频课程来补习英语,甚至有把小孩送出国的父母又把小孩领回国学习英语的例子。原因很简单,因为英语基础太弱,交流了几次,自己听不懂,老外也不明白,导致彼此都不愿意再进行交流。有大量没有出过国没有英语环境的人英语却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没有英语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英语环境确实非常重要,没有英语环境,就好比学习游泳却没有游泳池。这时就需要我们自己创造英语环境了。那么如何创造英语环境呢?答案就是看原声影视剧。原声影视剧拥有最原生态的英语环境,口语纯正、发音标准、词汇量巨大、都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实用的单词、口语,拿来就用。而且可以快进,可以快退、有声音、有画面、有情节,不认识的单词可以暂停查词典。还有什么样的语言环境能够比原声影视剧更好呢?看一遍不够,看两遍、三遍、十遍、二十遍,直至看到你脱口而出。还有什么对白会不理解,什么单词会不认识呢?
9. 学英语找外教好吗?
答:在教大家开口说英语和练习一些简单的对话方面,外教有其优势,但是在教单词和语法方面,外教和中教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让外教来教语法,那么仅仅就语法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学生都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去全面理解系统的语法讲述和解释了。让外教教我们英语语法就好比让我们教老外中文语法,我们大多数人对中文语法都是视而不见、习以为常的,大多数的外教对英语语法也是如此,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对自己在熟悉不过的母语语言的语法反而稀里糊涂。所以我们无需盲目的迷信外教,同时英美人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英语语法的内在本质和彼此关联,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系统的英语语法体系,所以不要神化外国人对英语的理解,正是因为英美人混乱的语法认知才导致我们中国人学习英语如此艰难。
在看原声影视剧学习口语和找外教学习口语之间,无疑看原声影视剧的效果要好得多,性价比也更高。当然如果要口语实练,还是找外教练习最好。
10. 如何看原声影视剧学习英语?
答:前面已经讲过如何利用原声影视剧给自己营造语言环境,那么如何看原声影视剧呢?
首先是原声影视剧的选择,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有双语字幕的原声影视剧,比如儿童题材的影片如《奇幻精灵》《小鬼当家》等,对白较少,情节较容易理解。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影片如《罗马假日》《阿甘正传》等,多看几遍可以提高对原声影视剧的兴趣。基础较好的同学就可以选择时间稍短、难度较大的原声影视剧如《生活大爆炸》《人质》等,内容丰满、情节有趣、对白量多,词汇丰富。 20分钟的原声影视剧认真地精看往往需要60分钟的时间,所以时长尽量选择在30分钟左右的,不然完整地看下来会比较疲倦。
第一遍泛看,以轻松的心情享受原声影视剧,熟悉剧情,这样才能寓学于乐。
第二遍精看,看懂每一句台词,查阅每一个生词,不放过每一句俚语。
第三遍精看,在第二遍的基础上已经轻松了很多,继续巩固第二遍的成果,熟悉有用的口语和重要的生词。
第四遍泛看…
......
第十遍泛看…基本可以脱离屏幕。
十遍看下来,剧中的生词基本消灭了,剧中对白基本掌握了。当所看的剧集越多、遍数越多,遇到的生词反而会越来越少,口语听力却会越来越好,每一集所需看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如能边看影视剧,边记笔记,反复巩固,则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口语训练除了在看剧时同步练习,还可以在休息时、散步时,边走路边回忆、边练习,效果更佳。
小说、文章、只有文字,没有声音、没有画面、看一遍都不易,很少有人能坚持看两遍、三遍、十遍,但是看原声影视剧可以。
最后,看原声影视剧学习英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已经消除了语法障碍,不然还是需要先学透语法。
欢迎添加订阅号:生活大爆炸精学笔记 (thebigbang01)和老师一起精学每一集生活大爆炸。
11. 英语单词需要死记硬背吗?
答:英语单词不需要死记硬背,死记硬背让人痛苦,学习一样东西,一旦让人痛苦,那么一定就有问题。英语单词的学习和记忆只有像母语词汇学习一样,自然而然、循序渐进,才能真正掌握。凡是死记硬背、急功近利地学习,迟早都会忘记。说到这点很多人会想到有这样的一些课程,一个月记住5000单词,一个月记住10000单词这样的速成班,其都是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的表现,往往是蜻蜓点水,混个眼熟,应付考试,考试结束了,所学也就还掉了。记忆词根词缀的方法不可取,大量的词根词缀记忆和理解已不容易,更何谈大量的单词记忆,每个单词都有众多用法、意义、词性、词组搭配,如何能在短短一月内记忆掌握。想想我们学汉字的时候有大量去记忆偏旁部首吗?有对偏旁部首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吗?当然如果喜欢并且时间充沛则另当别论。
单词不用死记硬背,那么怎么学习呢?
如上所述,在影视剧中学习,在不断的重复中记忆。不要放过每一个生词,与每一个生词亲密接触、全面了解,这好比进入一个新学校,面对新同学,只有彼此亲密接触一番、观察一番,他们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姓甚名谁、在多次的相见中,便如春风化雨般逐渐印在心里。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单词,这才算真正的掌握单词。
当然如果为了应付考试,想短期混个眼熟的也可以考虑速成班。
12. 我们学英语能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吗?
答:我们可以无限接近,但是很难达到,想想老外能像我们一样欣赏《红楼》《三国》《唐诗》《宋词》吗?很难!我们学习英语也是一样很难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单单从词汇上我们就很难达到他们的水平。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2.jpg

上图为英语母语者年龄词汇量分布图,由上图我们就可以看出,英语母语者3-8岁已经拥有了10000左右的词汇量,8-18岁拥有20000左右的词汇量,18-38岁拥有了近30000的词汇量,一些专家学者的词汇量更是达到了50000-100000的数量。
而我们的5000词汇量、10000词汇量怎么能和英语母语者的5000、10000词汇量相提并论呢?
经常有人问能否听懂原版影视剧这个问题,原版影视剧的听力难度比英语新闻的听力难度要高的多。英语新闻的播报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词汇,发音清晰,语速一致,干扰较少;而原版影视剧就不同了,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背景音乐、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语速、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俚语,抑扬顿挫、大小高低……,想想我们看国产片,有时都需要看看字幕,何况是英语呢?
但是不要因为难以企及就放弃,至少我们可以交流,可以阅读、可以欣赏,可以娱乐、可以工作、可以环游世界。所以无需给自己太大压力,无需制定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学习英语为我所用,为我所乐。
13. 英语学习遭遇瓶颈期,该如何自我提升呢?
答:英语学习遭遇瓶颈期的同学大多已经学习了多年英语,对英语的使用和理解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但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道路上,却发现无论自身如何努力,他们的英语能力都很难再提升了,他们找不出问题所在,仿佛遭遇了一堵透明的墙,无法逾越、无从下手。
具体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 词汇:他们发现纵然自己记忆了大量单词,也许5000左右、也许10000左右,但是使用时总发觉自己的词汇量捉襟见肘,明明都认识使用时却想不到或者不能够灵活应用。
2. 语法:他们发现纵然自己谙熟了语法规则,但无论是口语还是听力、阅读还是写作,使用时总觉得不能得心应手,表达和理解时总觉得意犹未尽、很多时候甚至犹豫不决。
通过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其根本原因还是英语的单词和语法没有真正掌握所造成的。所谓的单词量大其实是一种假象,大量的单词仅仅限于认识的层面,其众多词性和词义根本没有掌握。所谓的谙熟语法其实也是一种假象,对众多语法规则的理解不过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其实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其本质,因此在运用的时候就会僵硬机械,而不能灵活运用。 所以还是要从根本出发,打牢单词和语法基础,做到真正地掌握每一个所学单词的词性和词义,真正地理解和吃透每一条语法规则的本质。当你真正掌握庞大的词汇量、真正建立起英语语法的框架和体系之后,在配合大量原版影视的学习和训练,最终量变导致质变,让你的英语学习浴火重生。
14. 儿童是学习语言的天才吗?
答:儿童学习一门语言需要漫长的时间,需要父母师长无数次的重复和矫正才能慢慢掌握,其过程往往需要十数年之久。而成人因母语能力的建立以及已有大量事物的认知,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却可以快速的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成人的语言学习能力要远胜过儿童。 可以用学习编程来类比学习语言,在你初次学习C++语言的时候,你会学习的较慢(好比儿童),而当你掌握了C++之后,再去学习Java时就会觉得非常的容易了(好比成人)。成人学习语言的时候往往被工作、生活等所干扰,也没有儿童学习语言时的环境和父母师长无微不至的指导矫正,所以无法做到像儿童学习语言时的专注和自然,因此给大家造成了儿童是学习语言天才的假象。
15. 如何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答:英语不可当成学业和任务来学,而是因为喜欢或真的为己所用而学,这样就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动力呢?喜欢周游世界吗?不懂英语似乎寸步难行;喜看英美大片吗?能看懂原版字幕那岂不是很酷;喜欢国外游戏吗?不理解英文说明让人抓狂;想做编程高手吗?英文太差也会困难重重……,让你想学习英语的理由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莫过于看原版影视更好,随手可得的片源,广泛的题材选择(爱情、战争、警匪、传记、记录等等)、精彩的剧情、异域风光,在给你带来欢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了你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当你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还不是那么浓情蜜意的时候,那么就多看原版影视吧。


英语思维 解密语法的原理黑与白:什么是动词原形?黑与白:非谓语动词的起源黑与白:赛门喵你无耻的抄袭应该休止了

85

主题

416

帖子

98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9-9-27 15: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以为,语言的核心在于思维和逻辑。接下来的解释演绎主要从意识和认知上进行呈现,希望能帮助英文初学者在语法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清晰真切。


我们需要先从本质上弄明白,何为语法
所谓语法,无外乎语言法则,即揭示一门语言词句特征、用法以及相互之间联系的规律和经验之总结,这是我的理解。
同时,我认为的语法,有俩关键词
1.普适性,即即普遍适用且可以用于解释或指导绝大部分语言运用,比如'介词+名词性质'可以用来解释为何'介词后跟动词时,动词得用~ing形式',又比如'to do...表目的、将来、具体做...或动作的倾向性也就是去/来做...'可以解释为何want,decide,expect等等等等词后要用to do,而不是去死记固定搭配,搭配是比较扯的一个说法,书面英文是一门由词到句都规范严谨讲求严格构造的语言,虽有结构规律,但真正的规则或者所谓的'固定搭配'其实没那么多,强行死记效率低下且易被动受制;再比如说如果我们知道英文句子与句子组合成更复杂的句式需要用到连词,也就可以解释为何通常不将'although与but, because与so'连用,因为俩个主谓结构放一起,一个连词足矣。。


2.语法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例外。所谓规则,皆有例外。语法存在的意义,必定是服务于语言操作和运用,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得优先考虑语义,而''缺乏句篇情景、无视语境句意、在相对孤立的环境中盲啃瞎背语法规则''酱紫的情况在中学生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太多小朋友跟我抱怨语法书内容太多背不下来。。。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要指望有那么一些规则可以帮我们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语言运用和操作的问题;另一方面,当语法跟语义发生冲突时,我们甚至要优先考虑语义。。。当然了,规则的例外部分都是个象,千万不要纠结于个别特殊现象和用法,废时且无意义。


接下来我就''学习英语语法到底重不重要''做根本解释,尤其对于英文初学者或中学生。
我个人以为,对于native speakers也即是母语讲习者来说,只要不进行母语专修或研究,语法其实是not that important了,这很容易理解,就好比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讲,我们也不必或者没有在意中文的语法种种(其实中文也是有其语法体系的)。。
然而,对于绝大部分non-native speakers而言,我个人以为无论之于学好英文这门语言,还是之于考试做题拿分,语法都是蛮重要的,因为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条件还是'环境',这个环境中比学习环境更重要的其实是生活环境;而英文之于国内绝大部分人而言,只能叫外语,连第二语言都算不上,何谈环境。。所以,若无对这门语言词、句基本用法及普遍联系、规律等具备常识且系统性的认知,学习这门语言就会一直处于茫然懵圈、昏昏噩噩的被动接收状态。。


此处,我需要再用一个类比,来对语法之于外语学习的意义加以解释和演绎:
在本人看来,对于没有母语环境而言,Learning English is just like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众所周知,修建楼房先得打地基,根基之上,堆砖砌墙,由墙到楼,高屋可成。
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习英文也需要先打地基,但我以为这个地基不是单词,也不是纯粹的语法,,而是我们对英文词、句特点以及中英文词句特征对比、表达异同之处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而遗憾的是,内地普遍的初学者对这个版块的认知甚微,,这直接导致一个局面:学英文就是记单词和学语法,,说到英语学习,二话不说便一头扎进背单词记语法的节奏,然后整个人进入被人拖着鼻子走的被动茫然懵圈状态,,学了老半天,单词也不知道如何在句中灵活识别运用,语法学了也感觉没啥意义,中学接触了辣么多的知识点语法点记了炒鸡多的固定搭配,却发现哪些重要哪些对于我们阅读表达有意义几无概念。。。
所以,本人以为,具备了我以上所描述的基本意识,可以帮助初学者在缺乏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因素''环境''之背景下入门,更高效地进入状态和节奏。。而真正入门之后,才是词汇的积累,'词'对应'砖';有了基本的词汇储备,才有砌墙成句的资本,所以'句'对应'墙';接下来便顺利成章由墙到楼,即组句成篇。。


然后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都知道,''砖-墙-楼''的过程是需要严谨的,绝不可随意而为,否则大楼即便成形,也难以坚固。同理,英文学习的''词-句-篇''也谨遵此道。。因为书面英文由词到句篇都讲求严谨构造,这是它跟中文的最显著差别之一。。仔细观察,高楼由砖成墙再到最后的落成,需要钢筋架构作为内核;同样,英文的由词到句再成篇,同样要严格遵循具体特定的架构或规则,也就是语法。。




至此,如果你认可语法学习对'非母语讲习者'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才进行以下进一步探讨,那便是''如何学习英文语法''


于初学者而言,语法的学习需要站在一定高度上,建立起一个基本的体系框架,抓住核心版块动词为英文核心精髓自不必说,把动词学好英文就算真正窥破门径了。。。其中时态(包括被动用法)、动词非谓语形式的熟练全面掌握无论对于阅读还是表达都至关重要;此外,句型结构和从句能否游刃有余地阅读识别和基本表达同样关键;然后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个版块也尤为显著而且对很多初学者而言是有困惑的,那就是句篇中高频出现且地位突出的介词及其用法,,能否对常用介词以及介词短语游刃有余地把握和操作将直接决定我们由词到句的英文句篇阅读及表达能力。


对于语法学习之基本意识,本人以为:learn through understanding and use; this is basically about 'what', 'why' and 'how'. 即在真正理解理解理解基础之上,结合例句、句篇语境,并通过在各种环境中的运用不断熟练巩固,方可掌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换个马甲,你才能看得出来;在不同情景中表达实践修正,才能避免错误。。


很多初学者学习语法存在两个方面的硬伤
1.为所谓或表面规则所制
比如有老师告诉他''介词+doing'',于是便依样画葫地在''time should be made full use of ________ (learn) our lessons well''酱紫的初级操作中使用learning, 这叫无视语义,断句不明。。为死规则所惑。
太多同学记背死规则,重固定搭配,各种无实际意义的名称概念溜得飞起,包括很多老师也这样教,这样不止低效,一旦到自己独立操作马上现了原形,因为自己对''主将从现'',''独立主格''等等这些究竟是啥玩意儿、如何来的、是否全部适用等等都完全是懵的。。。BTW,本人最讨厌就是''顺口溜式英语''。。


2.不少人陷入''纠结语法名称、深研细微之处''的魔怔状态。。这个句子I have the confidence that you can pass the interview.中that后面的部分究竟是定语从句宾语从句还是同位语从句?这个部分......究竟该叫表语还是主语补足语?非限定性定语从句起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go + doing''的理论解释为何?诸如此类种种,,WTF!越到后面直接原地爆炸好吗?所谓名称,代号而已,,请问你弄懂了那个名称具体叫什么意义何在?对大部分人学习英文的目的功用而言,难道不是能分清主次,知道何为主干何为修饰如何修饰,知道在哪断句,阅读能识别操作不出错就可以了吗?!再有更高追求,那不叫语法叫文法了。
须知,语法学习的意义在于运用规律共性提高语言运用效率,化繁为简而非增设障碍。
after all, the very essence and purpose of learning English grammar is to make it serve for our language use, instead of merely keeping in mind or lingering on lists of rigid rules.


当然了,还有不少人正走在背语法概念或定义的不归路上......


而对于很多老师或研究人士提出的''语法先学词还是句''的课题以及解释,我个人觉得多为噱头,意义不大。须知,任何语言,都是词句交融,词为根本初级阶段,句为核心高级阶段。词无法独立于句子语境而独生,句亦由基本的词而构成,两者互为依托,密切交织。。词句的学习实际是在对最根本''词类''常识了解的前提下同时进行。。




最后,我再谈一下语法之于考试:
对阅读类题目而言,语法的基本要求是:谓语动词时态长相能快速识别且条件反射般地匹配其所表含义;各种修饰性成分如介词短语、非谓语短语、从句等能快速辩识;'句型结构'整体意识帮助我们意群阅读而非单词拼凑,,阅读中分得清主干和修饰即可,不用去细究各种成分名称。。
之于操作表达,必须建立起清晰的''词性''意识和''句型''意识,养成精准用词、正确行句的严谨习惯,避免用词随意和中式思维引导下的句子操作习惯。。表达,说起来容易,国内英文考试要求也普遍不高,,但实在是绝大多数初学者的硬伤。。从各种国内英文应试到出国类考试,'输出'都是大多数人的弱项。。


当然了,,对于从小就有大量阅读素材累积和语言环境浸泡的个别学习者而言,,他们是有资格说''语感''二字的,因为作为脱离语言环境学习该门语言所必不可少的那些语法规则于他们而言,已经通过大量的阅读、听说写等表达实践内化成了语言能力,或者叫至少可以应付普通考试的语感。。。


以上,原创观点,皆为个人思索和实践而得。转载或它用请注明出处。

81

主题

435

帖子

13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2
发表于 2019-9-27 15: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法很复杂也很简单,跟语言学天才——孩子学习经验便可。
婴幼儿生活在母语的语言环境之中,便能以极高效率学会母语。语言环境允许的话,他们还可以学会第二甚至更多种语言,效率同样惊人。在3岁半到4岁多的时候,孩子就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大部分语法规则,并且能够纯熟运用,比学会自己刷牙还早(Wonnacott, 2013)!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1.jpg Tritium in Toys R Us, London
这着实是一个奇迹,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极其复杂的体系,无论是语言学家研究,还是普通人学语言,都是投入巨大的精力后所得有限。中国学生学英语语法就很头疼,在小学和中学的英语课上接受英语老师的专业、系统的教学,课后进行日复一日的大量作业训练,最后还要经历高强度的复袭考试,结果怎么样?很多人说自己语法“没学好”或者“忘光了”,连看个英文小说都难以理解。搞笑的是,其中有人还打算去啃张老道和薄冰冰的语法书,让语法在把自己再虐一遍(不是说这些语法书质量不好,而是说非专业人士看很难学进去)。


且慢!不妨先看看婴幼儿是怎么自学母语语法的。显然,他们不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学会的,父母通常不会专门教孩子“主谓宾”之类语法知识。大量研究显示,宝宝说话出现语法错误之后,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得到大人们的纠正。原来,宝宝运用了基于“大数据”的方式,通过知觉自学母语甚至更多语种的语法。


频率统计:虚实概率确定词性词序
宝宝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就密切聆听周围环境中的语音信息,发现其中有很多按照一定概率重复出现的套路,从中就能抽象出语法规则,这就是“统计学袭”(statistical learning)。


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宝宝已经能识别“乖宝宝”“哇哈哈”“爽歪歪”这样的ABB式重复音节,可能是人类的听觉系统天生就有统计学袭功能(Gervain, Macagno, Mehler et al., 2008)。


人工语言的实验研究发现,8个月大的宝宝就根据每个发音出现的概率把连续的语音流分割成一个个单词,从而分析出语言的基础结构(Saffran et al., 1996) 。


然后,宝宝又通过模仿大人说话的方式掌握母语中单词的次序。8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根据语音中词语的频率分布判断词性(如低频的是实词,高频的是虚词),再根据这些词语的次序设定自己语言的语法参数,例如先虚后实是典型的英语和意大利语语法,先实后虚是典型的日语和土耳其语语法(Gervain, Nespor, Mehler et al., 2008)。宝宝一直在听,一直在分析,逐渐掌握了自己母语最基本的语法——词序。


统计学袭还可帮助宝宝学袭更复杂的语法。例如宝宝听到父母或者其他人说:


Can you see…?
Can you go…?
Can you eat…?


听得多了,就记住了Can you X…? 这个语法框架中X代表一个动词,以后只需把不同的动词套进去就可以了。有人担心,不专门教宝宝学语法也没有辅导纠正,就让他们自己琢磨,会不会搞错语法?例如:


John ate fish.
John ate rabbits.
John can fish.
*John can rabbits.


宝宝听了前3句之后,觉得既然名词fish也可以表示动词“打鱼”,那么rabbits也可以是“打兔子”,于是第4句就犯英语语法错误了(Pinker, 1987) 。


然而请注意,宝宝并非只听到这3句英语哦!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宝宝的大脑拥有快速计算能力,在处理海量的语言输入信息之后,能够自动修正这些语法错误,仍然不需要你专门教。例如,宝宝统计分析大量句子中相邻单词共同出现的概率,就能准确地区分英语中的名词和动词——fish在语音流中会跟许多名词和动词一起出现,而rabbit在语音流中的概率分布与很多单纯的名词一致,宝宝自然就明白rabbit不能用作动词(Mintz et al., 2002)。进一步研究发现,计算分析人类语料库的概率分布得出来的词性竟然与语言学上的传统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高度吻合!


从本质上说,一种表达符合或者不符合语法其实没有绝对的界限,不同程度的“语法性”取决于使用概率。换言之,大家用得多了,“错的”也可能被认为是“对的”。设想某人气明星John发推说去rabbit,晒图展示所猎甚丰,几百万粉丝起哄转发使之成为网络热词,也许数年后rabbit作为动词就被广泛认可了。(抬一下杠,牛津词典说rabbit真的有义项“vi.猎兔”,例句You can go rabbitting.)


对于孩子而言,即使没有人明确教他“come不能作及物动词”,不清楚He came me to school.这样的句子对不对,但他听到的海量语言输入中99%以上的come都是非及物的,那么他对频率进行权衡,自然就知道come的及物用法不太正常,也就不会那么说了(Wonnacott, 2013)。(继续抬杠,21世纪词典说come有3个vt.义项,但都是很冷僻的诡异说法。)这样的袭得效果可比英语老师反复指导、批评、纠正孩子的语法强多了。


宝宝是从经常接触的高频词汇开始,在接受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围绕动词等一点点积累语法知识。当宝宝会连着说几个词的时候,就开始运用这些初步的语法进行表达。就动词来说,宝宝最常用的高频动词形态(如第一人称单数)往往是他们经常从大人那里听到的,而低频动词形态(如第三人称单数)则以后再慢慢掌握。其中3岁是一个分水岭,3岁以后孩子逐渐开始懂得正确使用动词(Tomasello, 2000)。


声韵分组:长短高低确定动宾词序


声韵(prosody)包括语音的强弱、语调高低和时间长短特性,婴儿出生后就可根据声韵认出妈妈的声音,区分不同的语种。1个月左右,婴儿便可根据声韵确定自己听见的语音流中的词语、短语和句子。


要用声韵学袭语法,就要绕不开人类对声音感知所遵循的Hayes“抑扬格-扬抑格定律”(Iambic-Trochaic Law)——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2.jpg



如果你听到……高低高低高低高低高低高低高低……你会下意识地感知为……高低、高低、高低……(扬抑格)而不是……低高、低高、低高……(抑扬格)。强弱也是如此。下次听到救护车的警笛自己感受一下。这一条是很明显的,据说老鼠也有这种感觉,可能是哺乳动物的通性。


如果你听到……长短长短长短长短长短长短长短……你会下意识地感知为……短长、短长、短长……(抑扬格)而不是……长短、长短、长短……(扬抑格)。我老婆说她就是听到长短,而研究也发现这一条不是很绝对,取决于一个人说话的语种,讲英语的人倾向更明显。


抑扬格-扬抑格定律最初是在音乐研究中发现的,后来发现语言也有这个规律,可能跟人类发声器官和呼气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有关,因为这样分组让你说话更舒服。这种倾向是与生俱来的,宝宝一出生就听出周围人说的语音是“先短后长”(如英语、意大利语等动词后面带宾语的VO语言),或者“先高后低”(如日语和土耳其语等宾语在动词前面的OV语言)。


6~12周时,能区分两种词序的短语(Christophe et al., 2003)。


7个月大时,开始用声调抑扬格对连续语音流中的词语进行分组(Bion et al., 2011)。


9个月大时,时间长短的抑扬格也派上用场了(Bion et al., 2011)。


抑扬格-扬抑格定律帮助宝宝构建动词、宾语等的基本排列词序。德语、中文等语言VO和OV两种语序并存,该定律依然发挥作用,VO的时候用长短分组,OV的时候用声调分组,研究证实14个月大的宝宝能够用声韵区分德语两种词序的短语(Bion et al., 2007)。作为语法的基础,复杂的词序往往需要几年才能完全掌握(Guasti, 2002)。


目前认为声韵信号的作用优先级低于词频信号,而两种方式协同运用让宝宝的自学能力更加强大,能同步构建两种甚至更多截然不同的语法。这也在底层机制上否定了流传甚广的“双语会导致语言发育迟滞”的误解(Gervain and Werker, 2013)。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3.jpg Tritium and washing machines


4岁才学英语,已经耽误语法发育
综上所述,人类的语言自带“教学体系”,天然就适合人类自学(专业上称为bootstrapping)。专门学语法、词汇往往是多此一举、庸人自扰。宝宝学袭语法就不需要父母教,反而是父母需要跟宝宝请教怎样学语法!


青少年、成人觉得自己语法没学好,重新学一遍不见得能学好。你想想在英语课上老师讲半天,翻来倒去就是几个“固定搭配”,不但效率奇差,考完试后还迅速忘光。这种方式不仅祸害了你,还可能继续祸害下一代——最近伍教练看到一个育儿微信群里有家长说,为了孩子学好英语,准备“研究一下教材,还是要系统搞一搞”。


将英语上升到使用级,处理海量的英语输入信息,每日听到读到成百上千的句子、成千上万的词汇,自动对其中各类单词的频率、长短高低变化进行知觉处理,自然就能在头脑中解读出精确的语法结构。


不过,宝宝学英语需要尽早开始,最好就是从出生时开始。现在很火爆的在线外教由于受到条件限制,只能从4岁开始,很多家长反映年龄太小根本坐不住。研究显示,年龄大了才学外语,语法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使用起来也容易出错,原因可能是婴幼儿的记忆容量有限,约束了输入的信息,使之与“统计学袭”系统对接,错过了年龄后“统计学袭”的效果就变差了(Kam and Newport, 2009)。


请记住,4岁左右孩子对母语的语法就基本学!完!了!(还有个别研究说3岁的……)那么,宝爸宝妈们该怎么培养宝宝的英语语法?答案很简单:


Use your English with your child!


References
Bion, R. A., Benavides-Varela, S., & Nespor, M. (2011). Acoustic markers of prominence influence infants’ and adults’ segmentation of speech sequences. Language and speech, 54(1), 123-140.
Bion, R. A. H., Höhle, B., & Schmitz, M. (2007). The role of prosody on the perception of word-order differences by 14-month-old German infan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honetic Sciences (pp. 1537-1540).
Hayes, B. (1985, June). Iambic and trochaic rhythm in stress rules. In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Vol. 11, pp. 429-446).
Guasti, M. T. (2002).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growth of grammar. MIT press.
Gervain, J., Macagno, F., Cogoi, S., Peña, M., & Mehler, J. (2008). The neonate brain detects speech structur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5(37), 14222-14227.
Gervain, J., Nespor, M., Mazuka, R., Horie, R., & Mehler, J. (2008). Bootstrapping word order in prelexical infants: A Japanese–Italian cross-linguistic study. Cognitive psychology, 57(1), 56-74.
Gervain, J., & Werker, J. F. (2013). Prosody cues word order in 7-month-old bilingual inf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 1490.
Kam, C. L. H., & Newport, E. L. (2009). Getting it right by getting it wrong: When learners change languages. Cognitive psychology, 59(1), 30-66.
Mintz, T. H., Newport, E. L., & Bever, T. G. (2002). The distributional structure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in speech to young children. Cognitive Science, 26(4), 393-424.
Pinker, S. (1987). The bootstrapping problem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Mechanism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399-441.
Tomasello, M. (2000). Do young children have adult syntactic competence?. Cognition, 74(3), 209-253.
Wonnacott, E. (2013). Learning: Statistical mechanism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language phenomenon (pp. 65-92).


伍教练的微博:@伍君仪透析英语
伍教练的微信公众号:dialysis5(透析英语)

85

主题

438

帖子

221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9-9-27 15: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一边学语法才是活学活用,因为使用是最好的方法。边学边用,在使用中学习印象才最深刻,在造句的过程中才能内化语法。

85

主题

416

帖子

98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9-9-27 15: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打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语法?
没有的话已经说明问题了。。。只要你有一天还想着语法,那么就不是在学习语言,而是在研究学问。。。
先说这么多。。。回头再码字

85

主题

416

帖子

982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82
发表于 2019-9-27 15: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哲老师告诉你,学习语法最重要的就是搭建一个框架,有了这个框架,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框架包括
1.词性
2.句子
3.时态
4.从句
5.短语
6.练习


上面这些可能对你很陌生,没关系,我会用最简单的方式,一定能让你看懂。开讲~~~
1.词性
包括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感叹词,介词
我们先讲最基本的2个词,名词,动词,这2个就可以写句子啦。
名词: 人或物
eg. computer,book,phone,man,woman,basketball
动词:一个动作  
eg.  eat ,love,play
当然,词性有8种,因为写起来比较多,我做了个思维导图介绍,需要的留言。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1.jpg

2.句子
我们之前学了2个词性,名词和动词,那我们用名词和动词造个句子,但造句子需要框架啊,所谓句子的框架就是这些词怎么放。
我们句子也讲2个框架。
    主语+动词主语+动词+宾语
主语是什么?
动作的执行主体
eg.
1.I play basketball ( I做play这个动作,I就是主语)
2.She eat rice ( sheeat这个动作,she就是主语)
那主语该是什么词性的呢?从上例子看粗,主语是名词。
哦,那我们知道了主语是名词,接着造句子框架1的。
主语+动词
eg.
I  cry (我哭)
You laugh (你笑)
就这么简单,2个单词,构成一个句子。
接下来看句子框架2.
主语+动词+宾语
宾语是什么?
宾语是动作的接收方
eg
I hit you (I 是主语,是动作的执行主体,hit就是动词,you就是宾语,是hit这个动作的接受方或者说接受人)
看上面的例子,宾语也是名词。
那ok了。开始造句子框架2的句子吧。
主语+动词+宾语
eg.
    I love you (我爱你,I 主语,love 动词,you宾语)She like this book (她喜欢这本书,she主语,like动词,this book宾语)。
我们到现在已经学了2个句子了。很多人到这里就认为完了,我再学下一种类型的句子。
但是你有想过为什么英语要上面2种句子吗?难道是外国人闲的蛋疼,故意弄些东西给自己学吗?
显然不是,你比较上面2种结构可以发现,就是差了动词后面有没有加宾语。那什么时候该加宾语呢?答案是再及物动词后面应该加宾语。
what,什么又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就是动词后面涉及到物的,这里的物可以看成是宾语。够直白吧。
为什么必须要有及物动词呢?没有不行吗?
好,满足你,我就写个去掉及物动词的情况。
eg.   I love
上面我直接去掉了you,你会发现句子意思不完整了,我爱,我爱什么啊??
所以这里必须加上宾语,you,句子的意思才完整?
那不及物动词呢?就是 动词后面可以不用涉及物呗,
eg. I cry
我哭,意思完整呀。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2种句子类型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类型的句子,他们的存在都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不是凭空出现,也不是为了在考试种为难你而存在的。
上面只介绍了2种基本句型,还有其他的,如下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2.jpg

3. 时态
英语时态可能是大家学习时候最头疼的地方,这16种可以把你弄很晕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3.jpg 建议的学习顺序是先学习左边对角线的9项,比较容易理解,用到也多。过去将来和完成进行用到不多,可以先放放。
接下来讲时态,时态是干嘛的?
你可能没有认真想过。其实时态就是告诉你动作发生在什么时候的。
从“一般”开始
我昨天打球了,没有时态的话。
eg
I play basketball yesterday.
我今天打球了,没有时态的话。
I play basketball today.
我明天去打球了,没有时态的话。
I play basketball tomorrow.
时间副词可以删掉,那这三句子就变成一样的了。
I play basketball.
那么鬼知道我是昨天,今天,还是明天打球。
所以,英语语法就在动词上做手脚了,那好吧,我让动词来表示时间。在我们的一般该概念里 ,时间可以分为昨天,今天,明天。那我动词也分三类,(假如我分的话,我就取名字,昨天式,今天式,明天式),但是设计语法的前辈已经给我们分好了,叫过去式,现在式,将来式。这样一个动词就有了他的三种格式,可以表示三种不同的时间了。这样上面的问题就解决了。其他几种是时态解决的是同样的问题。
4.从句
从句是英语种一大特色,也是这特色,让英语变得 “又臭又长”同时又十分便捷
从句的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从初级进阶到中级,乃至高级。判断一个人的语法怎么样,看他写的从句就知道了。
从句有名词从句,副词从句,关系从句,定语从句等等。
5. 短语
短语就是8大词性的组合,一般是固定搭配,包括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主要靠积累,平时有遇到很多次之后,记下就行。


上面洋洋洒洒写了这么一大堆,就是帮你把语法的框架搭好了,剩下的就只用你去填里面的细枝末节了。怎么填呢?
有2种方法
    我会在另外的答案里写推荐的 初级->中级->高级的需要学习的语法书,或者直接私信我,我发你连接。网上找一对一的语法辅导,花钱用几个小时学习别人研究了很久的语法,对应试党推荐这种。


6. 练习
等你把上面的步骤都做完,框架搭好了,细枝末节也整理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实战了。记住,实战是你成为“语法大神"的必经之路。 实战的内容就是分析,假如你中考,你就可以找中考的阅读题,去分析阅读题的句子结构。


上面这套做下来,你就素名副其实的语法大神了~~


其他资料推荐


写作
如何有效提高英语写作?
阅读
英语阅读理解的应试题目正确率如何提高?
听力
怎么在一个月内让英语听力有明显的提高?
单词
有什么相见恨晚的背单词方法?
语法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


公众号:一哲英语 ,关注一对一辅导英语。
觉得不错请点赞,让更多人看到。

85

主题

438

帖子

221

积分

终身VIP会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1
发表于 2019-9-27 15: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 @吴应时 前辈和他的伙伴们的无私奉献。

可能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特来请求指点!!由于评论里无法发表图片,只好发在这里,见谅。下为详情。

我之前看过了吴应时在本问题下的回答,从而知道了《应时新概念英语3》这本免费的电子书,并下载。这几天在手机上看了书的序和前言,今天突然想打印出来,明早开始进行学习。

编者在书上建议打印成A5纸(即A4纸的一半),本书也是A5排版,打印成书后方便随身携带。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1.jpg

结果刚刚去了复印社,他们只能打印A4和B5(估计是因为少有A5的需求,我怀疑他们根本没有A5纸),电子书的排版很漂亮,然而彩印要1元/页,本书有215页,彩印需要100+元!!!

打印黑白的吧,黑白的就这效果…

这本书别人有打印出来的成品能给我看看图片什么的参考一下吗?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2.jpg


用B5的纸,给打个折抹个零,收我30元,结果打印店服务彻底,给装订起来了,这本来挺好,问题是装订之后我才发现,竟然订反了!!!这里请允许我吐个槽。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3.jpg


215页啊,大约1cm厚,就是一本俞敏洪红宝书的感觉。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4.jpg

附其他页效果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5.jpg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6.jpg

为什么复印社装订反了呢?因为封底是酱事的。
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7.jpg


最后再次感谢@吴应时 和他的朋友们。
感谢知乎这个平台。
感谢互联网的科技发展。
感谢外研社及其出版的《新概念英语3》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客服QQ
3502589325 周一至周日:09:00 - 21:00

途鸟吧是一个中小学网课共享平台,为广大中小学生和成人职业教育提供课程分享和互换渠道,目前平台有网课上万部,内容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以及成人职业教育。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途鸟吧知识分享论坛 ( 豫ICP备1301209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4 12:37 , Processed in 0.126393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